近年來,相關部門持續推廣農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等,提升農機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水平。據小編了解,今年5月發布的《2024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》,農業領域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數量已超過100萬臺/套。
那么,上百萬臺/套的北斗農機,都是如何貫穿農業生產全環節,為農民帶來便利的呢?
各地在豐富的智慧農業機具、農場設施的基礎上,融合了北斗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,建成無人農場,能夠打造路徑規劃、智能感知、跟蹤控制等場景,對播種、管理、采收等全過程進行精準控制,實現了北斗系統在農業生產全環節的深度服務,打造了從感知到決策,再到智能執行的數字化、無人化農業生產作業新模式。
01 播種階段
眾多自動駕駛播種機上裝配有支持北斗高精度服務的模組。相較傳統播種方式,北斗播種機不僅播種線路筆直,能夠精準把控種子的播量、播深以及株距等,進行精量化播種作業,而且能夠實現全天候 24 小時不間斷播種,其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。
在新疆昌吉,全州4833臺(套)農機裝上了“北斗芯”。今年春耕期間,它們活躍在田間地頭,實現了農機精準自動駕駛,服務了當地550萬畝農田春耕的高效有序開展。
02 作物養護階段
作物種植下去以后,需要進行精心的養護。其中,噴灑脫葉劑、防蟲藥等,屬于農業種植流程里最容易產生危險的部分。
使用傳統背負式設備下地里噴灑農藥的工作者,如果防護措施不周全,容易導致農藥中毒。而北斗植保無人機則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問題,其原理是利用北斗系統和數字測量技術,通過植保機上的載波實時動態測量,可以獲得植保機在農田實時厘米級定位,在確保更精準的作業線路規劃的同時,還能夠更準確地感知氣流擾動造成到的位移,進而保障農藥合理合量噴灑,開展精準自動飛行,避免了人親自下田產生的風險。
今年春天,在全國糧食主產區河南,8000多萬畝冬小麥施肥參“北斗”。在封丘縣馮村鄉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各類北斗農機精準作業,為農作物養護插上了“科技的翅膀”。
在皖北平原,數百名專業無人植保機飛手分布在各田塊,利用北斗系統和數字測量技術,對小麥進行噴灑除草劑、農藥和肥料,確保小麥健康拔節。農機手表示:“我們飛防作業主要是噴灑除草劑,植保機的飛行路線都是提前設置好的,打藥或撒肥時不會出現重噴、漏噴的情況。”
03 農業監管階段
以往,農場的技術人員每日都需進行巡田工作。如今,眾多農場借助北斗高精度等服務,構建起了農機大數據平臺。該平臺不但能夠直觀呈現農田平面圖等信息,而且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農田實施監控、調度、審核、統計、查詢等操作,還能查看農機的位置以及作業進展等情況。
技術人員在大廳里操作電腦就可以實時查看農業數據,實現遠程調度、自動化操控、精耕細作。將農機大數據平臺接入手機APP中,技術人員劃劃手機就可以對農場進行監管。
04作物收獲階段
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機械化采摘與收割,在這一環節中發揮了關鍵作用。此類采摘機、收割機能夠精準定位卡位,實現高效采收,效率顯著提升。并且能夠達成采摘打包一體化,將新鮮的作物直接打包成貨,取代了往昔依靠人力作業的流程。
05 農產品運輸階段
北斗系統全面覆蓋農產品運輸車輛的位置監測,使得農作物從生產開始,歷經收獲,直至運輸環節,全程皆可溯源、均可查詢。